来源:人民日报
车主是河南女孩苑立梅,独自开车回家,想找个伴儿一路上彼此关照。看到王永等人发起的“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就向活动发起的短信平台发出了征集同路搭车人的信息,没想到回应者像潮水般涌来,最后选择了3个老乡同路人,开心上路。
“我不是故意顺路送你,不必付费。”另一位顺风车主周国俊是位帅气小伙,对那些觉得不花钱乘车过意不去的搭车人,周国俊总是这样说,“如果你想要付费,那就捐给活动的公益基金或‘免费午餐’等其他公益组织,相当于我帮助了你,你又帮了别人,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顺风车的发起人王永特别强调:“不收费是最根本的原则。因为收了钱,一定程度上就成了非法运营的黑车,就违背了顺风车的初衷。”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为此,王永想到了借助外力,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赵普、郎永淳等的加入,很大程度上让顺风车广为人知。但他们也都有顾虑:这事靠不靠谱?能帮助多少人?
出乎预料,百姓的广泛认可、民间的公益情怀,让顺风车理念迅速传递。2012年春节前夕,第一次发起的“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1000多人配对成功,在春运票源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免费搭车回家过年。到了今年春节,通过短信、微博、微信、网站参与活动的总人数达402429人,配对成功的有9678人。“能够解决近万人买不到票、回不了家的困难,缓解春运的压力,让我们很是欣慰。”王永说。
“没想到顺风车能帮助近万人,因为现实中遇到太多的冷漠,但行动改变了现状,越来越多的人谈论‘顺风车’、践行‘顺风车’。”顺风车发起人之一邓飞感慨。
“我在高中的时候被好心人搭乘过,那种温暖一直留在心里。今年过年去爱人老家的时候,得知顺风车活动,就搭乘一个同乡同路回家,感觉很高兴很有意义。”车主柯懿玲说。
“我希望顺风车这件事能从我一个人做,变成一群人做,进而成为整个社会都参与的互助行动。这样才能实现顺风车节能、环保、减排,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目的。”王永满怀希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