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聚焦 > 正文

慈善组织要像上市公司一样进行信息披露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6-03-21

来源:南方都市报

  招商银行原行长、壹基金理事长马蔚华。

  招商银行原行长、壹基金理事长马蔚华近日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慈善组织比较弱势,需要政府与社会支持,同时慈善组织发展迅速,也需要制度的规范。他认为,慈善法的出现,对慈善组织而言是非常好的消息。

  马蔚华表示,公募基金会“年度管理费用不能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建议放宽上限,尽管2 0 15年壹基金的管理成本占当年度总支出的比例为6.45%,但马蔚华认为,这种低成本情况,除了加强管理,把成本控制至较低水平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救灾建设的周期性,使一些救灾资金尚未使用,从而使分母加大所导致。这是特例,并不能长期延续。

  信息不透明,公信力就会丧失

  马蔚华对南都记者表示,慈善法动议了十年,真正启动是去年开始。“所谓公益慈善的转型,从过去政府主导变成政府与社会共同主导。公益慈善是从民间少数人的施舍行为,变成人人公益的社会行为。公益慈善本身由过去的自发行为,变成了企业化的经营。”马蔚华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慈善事业正处于转型过程,公众对慈善特别关注,尤其关心善款的使用和披露等。

  “随着大量的慈善公益组织迅速发展,他们的内部运作、内部治理等,需要制度的规范和法律的约束。另一方面,虽然一些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给予很多优惠及支持,但各地政策不同,尚未形成统一的法律制度。”马蔚华认为,慈善法的出台,在目前阶段非常必要。

  3月15日的《慈善法(草案)》(建议表决稿)显示,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须经审计。作为严谨的银行从业者出身的慈善组织负责人,马蔚华对慈善组织透明化认识深刻。

  马蔚华称,中国银行业发展多年,有很多制度法规约束,社会大众对银行比较了解,所以误解不是很多。但中国公益业务发展时间短,社会对公益的认识差异较大,甚至有不少误解,主要原因是法律不健全、信息披露不清晰以及行为不规范等。

  与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相似,马蔚华称,壹基金每年也有内审外审以及信息披露,信息是比较透明的。

  马蔚华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慈善法草案一个亮点就是确定了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直接关系到慈善行为的公信力。比如捐款怎么用,捐款人都很关注。善款用不好,信息不透明,公信力就会丧失。”马蔚华认为,慈善法草案规范了慈善组织应该如何进行信息公开,也规定了民政部门建立慈善信息平台、发布信息的责任。还规定了政府指定信息披露平台,要求慈善组织运用这个平台进行信息披露,这对慈善公信力的提升非常有意义,促进慈善的健康发展。

  以壹基金为例,马蔚华称,在2014年芦山地震灾害重建第一年,壹基金没有达到年公益支出不低于上年总收入70%的要求,遭受外界非议。实质上民政部对救灾后重建有补充规定,即捐款使用要与建设周期同步,但这一规定外界鲜少人知道。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对资金运用的误解,这也是很难避免的事。

  “之前可能有些组织进行信息披露,但没有引起公众的注意。但现在有统一的信息平台,就督促大家有责任去披露,大家也就可以及时了解了。”马蔚华对南都记者表示,壹基金的2014年年报已披露,2015年年报将在2016年3月左右公布,他建议。

  10%的管理费用上限应放宽

  根据《慈善法(草案)》,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70%;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特殊情况下,年度管理费用难以符合前述规定的,应当报告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

  慈善法对成本的要求,延续了此前的法律制度。据2014年6月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马蔚华曾经提出建议,希望尽快放宽乃至取消10%的限制。在他看来,已规定年度公益支出不低于“70%”,再重复限制没什么必要。他认为,这样的限制,会给公益组织的运营带来困难和障碍,应该给予公益组织一定的余地和空间,有助于公益组织处理好管理费用与执行效果的关系。

  据南都记者了解,2015年壹基金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合计为1295万元,占当年度总支出的比例为6.45%。

  马蔚华回应南都记者称,壹基金费用控制状况较好,但也属特殊情况。这种低成本情况除了加强管理,把成本控制至较低水平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救灾建设的周期性,一些救灾资金尚未使用,从而使分母加大所导致的,很难长期将成本控制得如此低。马蔚华称,这是个特例,目前壹基金较低的成本水平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的实际情况。

  事实上,许多中国公益组织的人员工资非常低。以壹基金为例。有不少国内外名校的学生,怀有公益理想和热情投身壹基金的公益事业。不过,他们工资很低,却要面对较高的房价、物价等现实情况。从长远看,较低工资很难留住人才。“因为10%的限制,还有工资总额不超过当地平均工资2倍的要求,严格地制约了公益机构的薪酬水平。”他表示,现在生活成本高,但公益组织薪酬待遇普遍较低。

  引进商业模式是新趋势

  在招商银行工作了15年,卸任后又为慈善公益工作了3年,马蔚华对商业公司与慈善组织的运作都相当熟悉。他近期多次提议,应该把商业模式引进慈善组织。

  事实上,马蔚华认为,西方公益事业发展的趋势,是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益机构的管理,这是因为商业企业与公益组织在很多方面都是一致的,比如都是筹集资金、运用资金,都是希望成本最小、使用效率最大,都是需要规范、信息透明。不过,两者之间亦有差异,商业机构是商业利益最大化,公益组织是社会效益最大化。

  “将商业模式引进公益组织,同时也把公益的理念引入到商业机构,这是当今国际公益发展的新趋势。”马蔚华对南都记者表示,国际公益兴起来的影响力投资、公益创投、慈善信托、社会企业等,就是这样的表现形式。马蔚华表示,基金会的资金通过商业模式进行增值,收益会比简单的银行存款高。不仅可以扩大慈善资金的使用规模,还可以提高慈善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从而能够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不过,他也认为,用商业方式运用慈善资金,也需要捐赠者的认同,还需要在风险管控情况下进行试验。

  此外,马蔚华还呼吁,股权捐赠、房地产捐赠及大额捐赠以及政府购买慈善组织服务的所得等,这些也应享受税收优惠待遇。据他透露,民政、财政以及税务等部门正在协商有关办法。

【责任编辑:李想】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