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遇见西部的风,故事里有了爱的回响~
来源:中国青年志愿者
青春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
西部计划志愿者们
不负热爱、不辍耕耘
将青春奉献给西部热土
也在爱意的滋养下
一路前行,收获幸福
让生活小得盈满,温暖而绵长
热爱在广袤西部无限蔓延
“我想我已经爱上了这里”
2021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马鹤
曾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二师铁门关市
现已留疆工作
最初与西部计划结缘
是源于师哥师姐们
在朋友圈分享的基层服务故事
“策马奔腾的豪迈、深入群众的真挚
这些画面在我心中种下了
向往西部的种子”
他说
“这些年在团场
我和西部计划志愿者小伙伴们
在田里拾过棉花
为基层单位排练过舞蹈
听过老军垦讲他们用坎土曼挖出
第一条灌溉渠的故事
渐渐地
我发现自己不再以
‘外来者’的身份观察这里
而是会自然地说‘我们团场’
或许真正的成长
就是当你意识到自己
已经成为某个故事的一部分
在这片土地上
我找到了比‘奉献’更确切的词——
归属”
参加西部计划的这四年
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成长历程
在基层工作的日日夜夜里
他感受到老一辈兵团人
平凡而伟大的坚守
也深刻认识到自身能力
与职工群众期待之间的差距
“每当看到乡亲们期盼的眼神
我都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但也让我更加确信
这里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我想我已经爱上了这里”
“原来支教生活可以如此浪漫”
支教
是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旅行
杨雪峰是宁夏医科大学
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现服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吴忠市盐池县高沙窝中心小学
初入学校集体宣誓环节
他暗自下定决心
“一定要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
对待这份神圣而又崇高的工作”
每天下班后
他都会去给住宿生辅导家庭作业
为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杨雪峰会陪孩子们打羽毛球
他说
“支教的日子虽然艰苦
但每当看到孩子们
因掌握新知识而眼中闪烁的光芒
或是听到他们异口同声说出
‘老师,谢谢您’时
所有的疲惫便瞬间消散
这份来自心底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原来支教生活也可以如此浪漫”
有时候
学生们会悄悄地准备一些小礼物
是一份温馨的惊喜
让他的内心充满了甜蜜与感动
在感冒期间
住宿生们给他写小纸条
“杨老师,您这么辛苦
一定注意身体”
“当我看到时
觉得之前的一切付出皆是那般值得”
这些零碎的光影让忙碌的日子
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我觉得这片土地包容了很多,我也应该回馈这片土地”
“00后”山西姑娘张俊
2024年8月从柳州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
来到内蒙古四子王旗吉生太镇
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刚来的时候不是很适应
就很想家
正好参加了一下那达慕
我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碰撞
我想我应该能在
这种文化交融里干出一番事业”
今年春季的一次走访中
她发现牧民们经常因为临时有事进城
导致家里饲养的牲畜无人管理
这让张俊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利用大学所学的电子信息工程知识
自己动手设计一套自动喂养设备
改装、重组、焊接
经过不断试验
现在这套设备已经初具雏形
除了自动喂草
还有自动喂水、自动撒料设备
都更新到了第二代产品
经过调试后就能进行量产
设备的成功让张俊体会到了
被需要的幸福和学以致用的充实
她不断尝试着新的工作
拓展自己的边界
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重新理解了“基层”的意义
更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我其实原来很脆弱
在这里就学会变得很坚强
我觉得这片土地包容了很多
我也应该回馈这片土地”
她说
“西部计划不仅仅是
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
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是不断成长的旅程
征途在星辰大海
潮涌于广袤乡村
今后不管我在什么岗位中工作
这里的收获和经验
都会是我宝贵的财富”
爱的具象化
四川农业大学第26届研支团志愿者成欣
现服务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雷波县城关小学
担任五年级2-10班英语学科
及“彩绘梦想社”美术社团老师
服务期间
她所带班级单科平均分居年级第一
在她看来
支教生活不只有传道解惑
还有与孩子们朝夕相伴的乐趣
每一个瞬间都是那么温馨而真实
于是她将支教过程中
一个个平凡却珍贵的时刻
用漫画记录下来
形成了
《大凉山支教漫画的534个分镜》
成欣的名字里
饱含“欣欣向荣”的寓意
而她也用行动让这四个字
有了更具象的呈现
以支教为灯
努力照亮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星河
以热爱为油
让教育的火种在西部大地生生不息
爱情在西部大地生根发芽
相濡以沫,相互扶持
2013年8月
李聪从山东济宁来到新疆吉木乃县
开启西部计划生活
第二年
他认识了同样服务在吉木乃县的
西部计划志愿者赵莹
对她一见钟情
在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后
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后来两人选择留在新疆工作
他们的爱情也开花结果
两人顺利结婚
还迎来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他给两个孩子取名为“团团”“圆圆”
寄托对远方家人的思念
“老百姓,你只要付出真心
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
做基层工作
李聪需要经常下乡
每次从乡镇回来
他都和赵莹分享心得体会
为了鼓励老百姓发展第三产业
他们用村集体经济进行奖励
终于取得了一定效果
慢慢有人开始从事餐饮服务
现在,李聪和同事想出新招
利用村里森林覆盖率高
口岸公路穿村而过的区位优势
实施马场、垂钓、采摘
特色餐饮、房车营地等项目
希望借此发展当地休闲旅游
帮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实现增收致富
“我俩理解彼此的工作”
李聪和赵莹有说不完的话题
在生活中相互扶持、相互帮助
感情日益深厚
一个眼神的交汇,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2017年8月
怀揣着热忱与憧憬
刘媛媛历经层层招募选拔
如愿成为一名重庆市西部计划志愿者
彼时,蒲红松已在这片土地上
服务两年
台上,他分享自己的经验
台下,她认真的聆听
这是他们的初次相遇
一个眼神的交汇
或许就已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在随后的服务期里
两人的工作交集越来越多
他们相互交流经验
共同解决各种问题
互相给予鼓励和支持
他被她的温柔与细心所吸引
她被他的沉稳与真诚所折服
两人感情逐渐升温
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
2023年两人决定
再次回到重庆领取结婚证
步入婚姻殿堂
如今
已共同奋斗在西部八年
生活越来越精彩
原来有缘,真能西藏见
2015年
对西藏满怀憧憬的李威震
历经重重选拔
成为一名西部计划服务西藏专项志愿者
出发前夕他在贴吧账号上
发布了即将奔赴西藏的动态
机缘巧合之下
贾晶晶刷到了这条帖子
一场青春与爱情的奇妙邂逅
就此拉开帷幕
登上前往西藏的列车
李威震一路记录并分享着
沿途的所见所闻
他口中描绘的西藏
深深吸引着贾晶晶
让她也萌生了
前往西藏看一看的念头
在李威震的感染下
2016年夏天
贾晶晶毅然选择
加入西部计划
巧合的是
两人的服务单位都在城关区
他们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
爱情的种子也在
彼此心中悄然种下
遇到很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
对这片土地的感情越来越深
留在西藏的想法也愈发坚定
“西藏是我们夫妻共同的家乡
以后更是一家三口的家乡
我们热爱这片沃土
也想把爱留在这里让它发芽”
友情在志愿西部中更加坚固
“我们的理想与友情”
2016年的分班季
赵诗阳和陈嘉映
在选文选理中分开
陈嘉映总说
“理想不该是孤岛”
这句话在2022年夏天
报名西部计划那刻突然具象化
两个人都成为了西部计划志愿者
在四川金口河的四季流转中
她们以不同海拔书写着相同的炽热
陈嘉映在海拔1200米的永胜乡
整理党员档案时
赵诗阳正在山脚的社会事务办
回复着游客的咨询电话
在很多个夜晚里
她们在视频里同步修改
各自的工作材料
交换着彼此的故事
讨论如何将手里的工作
更好地完成
“我们终于懂得
理想不是惊天动地的创举
而是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
拆解成365天细水长流的坚持”
“好兄弟,我们一起去西藏!”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的
刘新王、陈祖日两个好兄弟
在毕业之际相约
成为了西部计划志愿者
两人约定
一起到西藏去
初到西藏
刘新王不适应高原气候
他的脸颊因高原反应
渐渐染上了“高原红”
如今,即便已经适应西藏气候
他脸上的这两抹红也依旧明显
“选择来到西藏,就不能退缩”
在同事的帮助下
刘新王逐渐适应在西藏的生活
有条不紊地开展基层工作
闲暇之时
他也会与同在西藏的陈祖日电话联系
两人一起谈心
相互加油鼓劲
距离拉萨四百公里之外
陈祖日被分配到林芝市工作
在完成本职工作外
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让志愿者鲜红的小马甲
走遍林芝的大街小巷”
时光飞逝
刘新王和陈祖日
都连续两次续约延期
几年间
他们除了技能的增长
和见识的提升
更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因此
在面临回家乡
和留在西藏的抉择时
他们都毅然选择留下
“可能是因为爱上了这里吧
西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几年来
刘新王初心未改,坚守西藏
陈祖日克服困难,毅然前行
从大学里志同道合的舍友
到如今并肩作战的伙伴
未来
这对好友
将继续耕耘在西藏的土地上
共同助力西部发展
西部计划志愿者们
将个人的小爱
融入西部建设的大爱之中
用青春和汗水
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
这份弥足珍贵的情感
在他们共同的理想中熠熠生辉
来源: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广东共青团”“青春兵团”“志愿宁夏”“四川青年志愿者”“西藏商报”“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中国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