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之美助力特教学校儿童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志愿者
据《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345所,招收特殊教育学生15.5万人,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在特殊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的同时,很多特教学校面临着优质艺术课程资源供应不足、师资力量紧缺、社会融合机制不畅等问题。
针对这个困难,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走进特殊教育学校,面向特教学校学生专门设计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助力残障儿童成长。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之一四川省广元市文化馆“有爱·无碍”艺术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该项目于2003年启动,服务特教学校残障儿童超6万人次,通过组织动员具有艺术特长的文化馆志愿者携手社区文艺青年志愿者,开展陪伴式艺术教学、参与式文艺展演、沉浸式助残宣传、体验式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售卖、疏导式心理讲座等服务,为特教学校残疾儿童进行艺术助残疗愈,助力特教学校残疾儿童康复与赋能。
在艺术教学课程设计方面,团队注重根据特教学校孩子的年龄、智力程度、学习美术时长,量身定制教学模式,开发设计包容性较强的艺术课程,让他们在享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必要的知识与情感支持。在志愿者招募培训方面,团队尤为注重志愿者的多样性和持续性,制定完善了“特殊群体青少年帮扶机制”,每月定期举办志愿者基础知识和助残知识培训,为志愿者赋能。在激活社会参与方面,结合文化馆资源优势,项目提出“引导公众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优先获得文化馆公共艺术培训资源”的理念,激励有艺术特长的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促进专业提升。同时,通过常态化举办画展,将特教学校学生的艺术作品转化为文创产品,探索项目的可持续性运营模式。
近年来,以特教学校为主场景开展艺术助残志愿服务的社会需求日益凸显。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的指导下,在“有爱·无碍”艺术助残志愿服务项目长年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以特教学校为主场景开展的艺术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手册(2025年版)》,以期为进一步复制、推广此类志愿服务项目提供参考。
本文作者:中国青年志愿者媒体中心评论员 王多
“志愿观察”专栏常年征稿,欢迎广大志愿者朋友们踊跃投稿(投稿邮箱:zgqnzyz@126.com),分享对志愿服务现象、案例的思考和看法。我们期待更多的志愿者朋友们一同关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