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大学生志愿者优势 着力提升助残志愿服务项目质量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日期:2025-07-02
来源:中国青年志愿者

长期以来,大学生志愿者一直将关心关爱残疾人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类型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创新服务内容,探索服务方式,着力提升助残志愿服务项目质量,为帮助残疾人享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提供切实帮助。据统计,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已有949个阳光助残类项目获奖,其中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获奖项目349个,占比达36.78%,形成了一批具有可复制推广价值的项目模式。

如何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如何提升助残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水平,如何让残疾人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助残志愿服务项目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围绕残疾人实际需求,提升助残志愿服务内容的精准性。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多种群体,不同类别的残疾人面临的挑战和需求也各不相同。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在策划实施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不同残疾人的实际需求,精准策划具有实际功能的服务内容,能够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内容也要适合大学生志愿者的特点,使大学生能为、可为、愿为,以便于吸引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阳光助残类金奖项目中,有针对视力障碍群体开展的助盲跑、音乐教学、“无障碍旅游”等项目,针对听力障碍群体开展的交流沟通、美术疗愈等项目,针对孤独症儿童开展的家康共育项目。这些项目在服务残疾人的文化体育、旅游出行、教育科技等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拓展了助残志愿服务的内容,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契合实际需求的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模式。

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提升助残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项目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所学专业有效融入助残志愿服务场景,为残疾人提供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服务项目,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华中科技大学“AI助聋,让爱发声”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自研AI唇语辅助训练系统,开展公益发声教学,用专业力量帮助听障人士开口说话。浙江工商大学“新视界”志愿服务队将志愿服务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向视障者提供专业化“无障碍旅游”服务。井冈山大学“红五星”志愿助盲团将助盲服务纳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志愿服务基础上团队多名成员取得了与残疾人事业相关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参与和热爱残疾人事业的专业青年力量。

关注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助残志愿服务的价值理念。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应着力满足新时代新征程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围绕残疾人在文化艺术知识学习、技能培训、文创开发等方面需求设计和开展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文化服务助力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在志愿服务供给端,把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放在首位,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南大学“寻光计划”志愿服务项目为视障儿童提供音乐教育,打造展示舞台,通过音乐学习和表演,帮助盲童突破社交焦虑,增强自我认同,照亮心灵世界。该项目的实施体现了文化服务理念,在此间让盲童和大学生志愿者同时增强了获得感、价值感,助推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特殊儿童的艺术教育,更好营造残健共融的社会氛围。

注重项目模式复制推广,提升助残志愿服务受益范围。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应注重项目模式总结提炼,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转化、固化成标准化、规范化、可复制的项目手册,通过分享交流等,让更多大学生了解、熟悉助残志愿服务实施流程,将优秀项目模式主动进行复制推广,吸引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赋能其团队建设,促进提升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水平。武汉理工大学将常态化开展的“给盲人讲电影”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提炼总结成《“为盲人讲电影”志愿服务项目手册》,详细阐述了此类项目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要点、志愿者类型及招募条件、项目宣传、项目总结和注意事项等全流程内容,可供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团队快速高效学习使用上手,助力更多大学生团队参与到助残项目中来。

志愿服务是高校共青团构建“大思政”体系的良好育人载体。参与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有效路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要秉持价值理念,坚守志愿服务内在逻辑,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助残志愿服务的能力水平,以实际行动、用青春奋斗为残疾人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本文作者:中国青年志愿者媒体中心评论员 祝宇

“志愿观察”专栏常年征稿,欢迎广大志愿者朋友们踊跃投稿(投稿邮箱:zgqnzyz@126.com),分享对志愿服务现象、案例的思考和看法。我们期待更多的志愿者朋友们一同关注参与。

【责任编辑:陈戈辉】
志愿快播
志愿观察